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中心简报第十五期-绿茵体育官网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中心简报第十五期
发布时间:2021-10-02 浏览次数: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

二〇二一年第 1 期

(总第 15 期)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中心主办    2021715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中心简报第十五期-绿茵体育官网

中心新闻报道中心成果统计中心    研究报告学术理论动态

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心主任徐柏才教授主编的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04-2018)出版

20213月,中心主任徐柏才教授主编、孙明福教授副主编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04-2018)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发展报告》是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的最终结项成果。

《发展报告》由综合研究、专题研究和案例研究三个部分九个专题组成,共计32万余字。“综合研究”部分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研究四个专题展开。“专题研究”部分包括少数民族大学生“五观”教育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五个认同”教育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和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研究四个专题。“案例研究”部分,主要对中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做法、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据了解,《发展报告》是国内首部全景式展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界研究动态的著作。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我院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8年开始招生,2012年拥有首批毕业生,截止2021年已连续培养1000余名各类人才。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是国家民委系统高校唯一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专业。据初步统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我校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办学历史最短、成效最为显著的本科专业。




中心召开思想政治教育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


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质量,6月25日上午,中心在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思想政治教育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会议邀请清华大学吴潜涛教授、兰州大学王学俭教授、武汉大学佘双好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万美容教授和湖北大学徐方平教授莅会指导。我校副校长杜冬云教授、原党委副书记、中心主任徐柏才教授、教务处处长黄迎新教授出席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领导、全体专业课教师和研究生约5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金洲教授主持。

会上,杜冬云副校长致欢迎辞,对各位专家和学界同仁关心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成长发展表示感谢,并向校外专家介绍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办学历史与发展状况。他指出,大力支持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是关系学校办学方向、人才定位、层次水平的重要内容。黄迎新处长在发言中强调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要做到理念明确、定位明确、思路明确,彰显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色。

中心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董杰副教授就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历程、专业建设经验、“3331”人才培养模式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做了专题报告。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负责人朱磊副教授围绕学先进、抓重点、显特色三个方面汇报了建好一流本科专业的具体思路。教师代表熊芳副教授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学、滕帅副教授结合《世界近现代史》课程教学,汇报了以专业课教学为抓手增强学生专业能力的体会。

与会专家对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取得的成绩、积累的经验、作出的贡献及老师们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如何建好思想政治教育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与会专家强调,要围绕国家发展战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化“国家一流”的专业定位,结合校情院情生情,把培养高质量人才任务落实到每一个环节;要在进一步厘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专业课之间的相互关系,建好建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

中心主任徐柏才教授回顾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2008年创办以来的发展历程,希望学院根据党和国家新任务新要求认真找准专业建设的“真问题”,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成一流水平。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金洲教授做总结发言。他对与会专家代表表示诚挚感谢。他表示,各位专家的点评和指导,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发展全局,对专业建设涉及的实质性问题理解深把握准,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明确了方向、厘清了思路、找准了问题。学院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开展大讨论,做出新方案,力争专业建设创品牌上台阶开新局,为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做出民大马院人的贡献。








中心主任徐柏才教授参加武汉地区多所高校

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

近日,中心主任徐柏才教授作为答辩主席或答辩成员分别参加了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研究生毕业答辩工作。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活动,已成为中心搭建对外交流平台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参加毕业论文答辩,不仅可以了解兄弟院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大中心的影响,为中心进一步开展科研工作明确了方向。



中心主任徐柏才教授参加第十一届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高端论坛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7月14日至15日,第十一届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高端论坛在上海海洋大学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等150余所高校和单位的近300名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思想领域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宋凌云,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闵辉,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王宏舟,上海海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万荣,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上海海洋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宋敏娟等出席会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吴潜涛主持开幕式。

翁铁慧在大会讲话中指出,全党全国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刚刚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上海海洋大学,围绕学习贯彻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开展研讨交流,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如何学深悟透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如何在思政课教学中以重要讲话的思想伟力引导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如何带领全国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提高认识、增强能力,如何加强对思政教育工作的科学管理和治理是摆在我们前面的重要任务。

针对如上问题,翁铁慧提出5点意见:要紧扣学理哲理,切实提高科学理论的感召力,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释疑解惑、育人育才的最新资源;要紧扣入情入理,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以科学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要紧扣自信自强,提高社会大课堂与学校小课堂的融合度,真正把思政课讲新讲活,让学生坚定听党话、跟党走;要紧扣好老师大先生,让教师队伍更有战斗力和示范性,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紧扣提质提效,加快推进思政教育体系高质量实现一体化,构建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到大中小联动的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分专题进行深入研讨,分别就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融入思政课教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引领高校思政工作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教授作主旨报告。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建军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永贵教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航基地主任王岩教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大平教授,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秀军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高地教授,上海高校思政课分教指委主任委员、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大文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佘双好教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书记解超教授,上海市人大华侨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高德毅教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教授等专家学者分别在会上作主题发言、交流发言。

吴潜涛对大会进行总结。他指出,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气势磅礴、视野宏伟、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意境深远,是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纲领,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方向指南。大家从多个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深入研讨,对讲话精神的核心要义有了更多深刻的理解。希望专家学者能够将这些研究不断深入,同时,也希望大家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深入研究如何把这些创新的成果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说服力,用理论创新的成果铸魂育人。

论坛还举行了全国百所马院响应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三进行动启动仪式。沈炜、王平、宋凌云和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顾红亮教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峻岭教授、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金洲教授共同启动。

此次高端论坛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学共同主办。上海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发展研究院承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编辑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编辑部、《思想理论教育》编辑部协办。论坛期间部分参会代表还参观了中共一大纪念馆、洋山深水港等红色地标和改革开放窗口。

中心主任徐柏才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金洲教授应邀参会,并分别主持了分论坛和作论坛发言。



中心主任徐柏才教授获聘上海海洋大学顾问教授

714 日,上海海洋大学举行顾问教授聘请仪式,中心主任徐柏才教授被聘请为该校顾问教授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王宏舟教授向徐柏才教授颁发聘书。

据悉,上海海洋大学本次共聘请了两位顾问教授,10余位特聘教授和兼职教授。










中心成功举办首届思政学子论坛

2021年6月18日下午,思想政治教育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首期思政学子论坛在1栋411教室召开。论坛特邀请我院2011级思政本科生许家烨来校作分享交流。中心副主任董杰副教授中心办公室主任朱磊副教授中心研究员张春枝博士、王依依博士出席,2017、2018、2019和2020级思政专业本科生参会。论坛会由2017级本科生李星玫主持。

许家烨围绕如何读书、如何做科研、如何调整心态三大板块的内容,以学非探花、溯本求实为主题,向同学们分享了关于学术成长的几点感悟。她以保尔·拉法格《忆马克思》一书、习近平总书记的读书故事为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学术研究起好步,关键在读书。许家烨鼓励同学们广泛阅读经典、拓宽阅读领域,有选择性、有目的性地阅读,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同时,她提出,阅读经典名著应回归到第一手的阅读材料当中,从中获取新的学术体验与心得感悟。

在科研方面,许家烨根据如何选题、如何奠基、如何写作三个基本要点展开了详实细致的分析。学术研究无捷径,关键在求实。她以自身科研经历为切入点,向同学们分享了科研应注意的几点要求:一是要强化问题意识,明晰研究方向;二是要注重学术创新,提高学术规范性;三是要培养科研兴趣与科研基础,严谨治学;四是要拓宽学科领域,启发学术思维,以全面的视角精准切入要点。许家烨鼓励同学们在本科期间学习写作论文,从文献综述入手,培养自己看待问题的视角与学术规范性,为日后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她指出:学术研究有突破,关键在坚持。许家烨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培养科研能力,锻炼创新思维,在不断的实践与求索之中提高自我,取得长足进步。

本次思政学子论坛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交流会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激发了同学们的科研兴趣与创新思维。同学们纷纷表示,应向许家烨学姐看齐,夯实理论基础,投身科研实践,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重视学科思维、学科视野、学科素养和学术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在马言马、在马爱马、在马懂马、在马信马


思政学子许家烨: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本科时期以专业第一、综合第一的成绩推免至武汉大学,2015年至2021年攻读硕士、博士,连续两次荣获国家奖学金,曾获“弘毅讲师”、“优秀研究生”等13项荣誉称号,近年来在思想理论教育、党建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博士毕业去向为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




武汉大学唐皇凤教授为我院研究生开展学术讲座

2021年5月26日,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副院长、党的建设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唐皇凤教授应邀为我院研究生作了题为新时代城乡基层党建的创新实践与理论思考专题报告。讲座由黎海波副院长主持,我院2018级、2019级和2020级部分研究生参加此次讲座。

唐皇凤教授从新时代城乡基层党建面临的难题、创新实践、理论思考和战略路径等四个方面,向在场的同学们系统介绍了城乡基层党建相关的研究成果和调查方法。从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出发,结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新变化,多维度多方面立体地呈现了城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基层党建选择模式的差异和取得成果。同时也介绍了全国范围内最新的优质案例,同调研成果进行差异比较,得出问题的症结与成因,重新提出基层党建的工作创新方法。既讲授了新的学术成果,又带来了新的调查研究方法,为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新思路新选择。

同学们在听取了唐皇凤教授的讲座后,结合自身的学习调研经历以及自己所在党支部承担的工作实际,都觉得受益匪浅。




武汉大学赵士发教授为我院研究生开展学术讲座


5月21日上午,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士发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主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原创性贡献”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金洲教授主持,我院部分教师以及2019级、2020级研究生参加此次讲座。

赵士发教授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有无原创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何原创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原创经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原创意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赵士发教授从语义学的角度对“原创性”这一概念进行认识和鉴别,他指出“原创”是指原始创作或首次创作,是作品赖以存在的根本意义何价值。他认为衡量精神产品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原创性,原创有好坏之别,要对原创性的东西的好坏进行甄别。紧接着,赵士发教授进一步指出理论的原创性体现在“批判与继承”、“内容与形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三个层面,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正是包含了这三个层面的辩证发展过程,无疑具有原创性。其次,赵士发教授详细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原创内容,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原创性体现在“三次飞跃”中,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邓小平理论的哲学思想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哲学实践,是第二次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客观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再次,赵士发教授通过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过程得出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原创性的三条基本经验,他认为“坚持以实践为中心是基石”、“坚持发挥中华民族的主体性是前提”、“坚持反对教条主义是保障”。最后,赵士发教授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原创性对于“完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人类文明形态的开创”具有重要意义。

讲座最后,赵士发教授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三次飞跃与历史发展关系的界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区分”等问题与在场同学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刘国胜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总结。他认为,赵士发教授的此次讲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原创性贡献问题分析透彻,近几年研究的思想、观点、方法精粹都贯穿于讲座之中。此次讲座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方向,体现了面向实践、面向世界的研究进程,体现了报告的思想深度、理论深度,让与会师生受益匪浅


武汉大学左亚文教授为我院研究生开展学术讲座

5月7日上午,武汉大学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左亚文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主题为“马恩早期思想的形成及其主要著作研究”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金洲教授主持,部分教师以及2019级、2020级研究生参加此次讲座。

左亚文教授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思想逻辑”、“马克思恩格斯早期主要著作解读”两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左亚文教授讲授了马克思思想发展阶段、马克思如何从黑格尔思想的崇拜者转向唯物主义者等问题,他认为马克思思想发展经历了“启蒙思想的崇拜”、“黑格尔信徒”、“莱茵报实践”、“实现两个转变”四个阶段,指出恩格斯思想发展的轨迹与马克思大体相同,但所经历的路径却完全不一样。其次,左亚文教授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进行一一解读,其中重点讲解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主要内容,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自由发展与一切人自由发展的矛盾关系将得到和解,“未来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一个不断变动、发展而日臻完善的社会,“未来自由人的联合体”反映了人类为之不懈追求的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最后,左教授就“如何理解三个和解的辩证关系”、“如何理解理念是事物的根源”等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

曾红宇副教授对此次讲座作简要总结。左教授用风趣、生活化的语言将深奥的哲学概念讲得通俗易懂,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清华大学夏莹教授为我院研究生开展线上学术讲座

为开阔我院研究生学术视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水平,4月8日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长聘教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夏莹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题为“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金洲教授主持,各教研室教师以及2019级、2020级研究生参加此次讲座。

围绕本次讲座主题,夏莹教授从黑格尔辩证法的原初语境出发,揭示了人们对于“辩证法的两种歧义”,并通过“对辩证法的一般看法”即“是否存在唯物主义辩证法”“辩证法是否等于思辨”“辩证法是否为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渐次切入,深刻地阐释关于辩证法概念尤其是关于马克思的辩证法唯物主义属性。夏莹教授认为,辩证法不等同于思辨,辩证法的过程性和对立的矛盾是其内在核心,而非思辨的统一性,只有区分了思辨与辩证法的关系,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才成为可能,指出马克思关于辩证法的讨论蕴含了辩证法与思辨统一性的区分,通过这一讨论的两个层面:“认识论视域中的辩证法界定”与“存在论视域中的辩证法界定”,完成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双重颠倒,即观念与现实事物之关系的颠倒,辩证运动的暂时性与思辨统一的永恒性之关系的颠倒。此外,夏莹教授还就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真正的唯物主义是否承认二元对立并存”、“如何从后现代的角度理解马克思的总体性及大局意识”、“如何从马克思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属性角度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逐一给予了详细且深刻的解答。

曾红宇副教授对此次讲座作简要总结。曾老师认为,夏莹教授以渊博的学识、深入浅出的话语及日常生活的举例,向同学们讲述了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关系,希望同学们深入研读经典著作,在熟悉的领域发现新的学术增长点。




武汉大学袁银传教授为我院研究生开展学术讲


2021年3月23日上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袁银传作“文化自信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为主题的学术讲座。中心研究员、院党委书记魏大江、院长杨金洲、各教研室老师和各年级研究生等40余人参加现场讲座,讲座还通过腾讯会议于线上同步进行直播。讲座由魏大江主持。

作为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系列讲座的第一讲,袁银传教授主要从“文化与国家软实力”、“当代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提升中文化软实力的基本途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袁银传教授从文化反思热兴起的原因、中国文化及其基本构成、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三个角度来阐明文化与国家软实力的关系。其次,袁银传教授认为,当今世界各种文化、文明之间相互交流、交融、交锋,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敌对势力通过“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宣扬社会主义失败论”、““扶植持不同政见者”、“培养亲西方的下一代”等手段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分化、西化、和平演变,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最后,袁银传教授用“弘马”、“开源”、“引流”、“创新”四个词来概括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基本途径。此外,袁教授就“如何理解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内涵是什么”等师生提问进行了互动交流。讲座过程中,袁教授结合其丰富的学术经历、厚实的理论基础,用许多鲜活事例将理论讲深、讲透,受到与会师生的一致好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金洲教授对袁银传教授莅临学院讲学表示衷心的感谢,袁老师的讲座视野宏阔、学术精深,让我们受益匪浅。学院将依托“领航讲堂”,邀请学术大家、名家开展系列学术讲座,希望老师们同学们积极参加。魏大江认为袁银传教授的讲座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意义和政治性意义。他希望同学们不仅要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文化,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要从政治的角度看文化,树立中华文化自信,反对文化沙文主义,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希望老师们多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工作,更好地培育适应形势发展的时代新人



中心成员受邀参加第八届全国重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专业协同建设研讨会

2021411日,第八届全国重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协同建设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科学会堂召开。来自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7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与会,围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主题进行探讨。本次研讨会由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金洲教授,中心副主任、副院长董杰副教授,中心办公室主任、专业负责人朱磊副教授受邀参会。

受大会委托,杨金洲教授召集并主持了下午召开的分组研讨会。会上,朱磊介绍了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主要举措、基本经验、典型特色和发展思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赣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本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建设情况。





中心副主任董杰博士领衔的《社会调查》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近日,湖北省教育厅发布2021年度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我校共有21门课程入选,其中包括线上一流课程1门、线下一流课程3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2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2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3门。中心副主任董杰博士领衔的《社会调查》入选省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课程系中心成员董杰、朱磊、李春燕、张春枝、王依依等人依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实践教学课程形成的教学成果。成果贯彻了新时代实践育人的要求,从社会服务、社会调研、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等多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进行了探索。




中心 2021年上半年主要成果

编号

作者

论文题目

刊物/出版社

1

徐柏才、孙明福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04-2018

民族出版社2021年版

2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 年第 3cssci

3

李春燕

新中国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的话

语体系转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 年第 4 cssci

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

的三个着力点

教育教学论坛

2021 09

5

巴玉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国家

意识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 年第 6cssci

6

姚上海罗高峰

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创新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与铸牢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论坛综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1 06

中文核心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国家意识

一、从历史看: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统一的国家框架之下逐渐形成的

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绕不开对中国民族关系史的考察。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古代中国统治者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一统的思想表现在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包括对民族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从先秦的五方之民共天下的民族格局,到司马迁的华夷共祖思想,再到唐代的华夷一家的民族观,都体现着天下一家的治理理念。统一的国家为域内各民族的往来和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地域空间,天下一家的认识又给当时的人们提供了观念支撑,创建了有利于交往的社会环境,使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成为可能,并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演化为常态的社会行为,形成了早期的民族共同体,为现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历史上伴随着政权更迭,出现了多次民族大混杂、大融合。近代以来,科技进步和交 通便利极大地推进了国内的经济生产和社会发展,各地间的商品物流交换更加频繁,辐射半径也在不断延伸,国内人员的异地迁徙和 流动变得司空见惯,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更是不断扩大和加深。不同民族间的交错杂居在很多地方成为常态,最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全国性民族分布格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杂居、小 聚居、交错杂居的中国式民族分布状态,现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已基本成形。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一直伴随着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 族国家的历史变迁,国家与民族共同体如影 随形相伴历史上的朝廷国家为疆域内各民族提供庇护,保护着疆土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臣民免受外敌侵扰各民族所组成的民族共同体是朝廷国家 的实体支撑,使朝廷国家有了自己的人民和疆土,维系着政权的延续。统一的国家维护着疆域的完整,调整着民族共同体的内部秩序。统一的国家之中的中华各民族,共同开拓守护着祖国的疆域,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用鲜 血和生命共同维护着国家的统一,共同演绎 着各民族共创中华的历史大剧。一部中 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今天是各民族共同努力创建的结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有着强大凝聚力、发挥着国家基石作用的共同体。

二、从构成看: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国家拥有共同的成员群体

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是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学界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广泛研究, 提出了许多富有见地的观点。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成,以民族为构成主体的相关研究 结论非常明确,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包含56 个民族的共同体。若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成主体作进一步的细分,她是由具体的所构成的共同体,那么,这里的具体是指哪些 人? 我们平时所提到的诸如华侨、外籍华人、华裔及具有中国籍的外裔中国人等不同身份的人群,哪些是属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员? 对此, 学界尚未得出公认的结果。有学者给出了一个 比较清晰又易于理解的观点,认为中华民族是全体拥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共同体。据此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员,不仅应包括中 国境内 56 个民族和未识别民族成分的拥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还应包括居住在国外的华侨和加入了中国籍的外裔中国人而外籍华人和华裔,因他们不具有中国籍,就不应被列为中 华民族共同体的成员。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 员界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既符合当前的民族共同体与公民的构成特点,又充分考虑到了历史变迁和华侨的身份归属既便于理解又易于操作,还能够有效地避免外籍华人在入籍国的身份歧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既是对中华民 族多元一体涵义的直观表述,能够清晰、完整、准确地展现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涵义,又能够从概念上消除长久以来对中华民族是复 合体还是实体的不休争论。关于中华民族 共同体的内涵特征研究,学界虽还有一些不同的认识,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形成的一 个命运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社会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已基本形成共识。既然学界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政治共同体的特征,那么就可以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认识和表述中华民族 共同体的称谓含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义显然是中华民族 共同体,但如果我们将中 华民族共同体看成是一个中华 民族共同体 的表述方式时,就会发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可以看作是一个冠以中华限定语的民族共同体,两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用这种方式来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时,就显得非常简单明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许多认识上的分歧。对于多民族的国家来说,国家的本身就是一个民族共同体,两者的构成主体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这个特定群体。实际上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员实体,就构成人员而言,与国家具有着同构性。这样的理解,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内涵和政治定位。

三、从文化看: 中华民族共同体支撑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

文化是一个民族形成、存在以及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国家的血脉和灵魂,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传统、价值理念等,是影响民族内部成员的最稳定、最持久的决定因素。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那么一个民族也就消失了。这种消失倒不一定是作为民族成员的生理个体的消 失,而是作为民族群体的消失,就如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许多民族一样

从中华文化的历史形成和元素构成看,中华文化并不是由哪一个民族单独创造的。在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根深蒂固,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这样的观念之下,就必然使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非常重视和掌握、使用中华文化,在客观上促成了中华各民族文化的深度交流和交融,让中华文化在不断融合和创新中得到延续和发展。因此说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古往今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都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就中华文化的构成而言,包括各民族仁人志士投身中国革命而缔造的革命文化,包括各民族同胞在火热的改革开放新时代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包括各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经过千百年的不断滋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所形成的独特价值体系,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并延续至今。

文化还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表现。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参数。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时就曾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由于中华文化是在各族人民的不断交流、融合和创新中得到发展,是经过历史的沉淀、积累,最终汇聚精华而成,各族人民既是中华文化的创造者,又是中华文化的享有者,还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一个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血脉,为中华民族走向强大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营养。在中华文化观念中,爱国主义早已成为了中华各民族共有的优良传统,家国情怀已成为了各族仁人志士所共有的优秀品质。各族人民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以及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烈认同,体现着社会共识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共同构筑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想认识基础,极大地影响着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以及中国力量的凝聚。从国家软实力的表现看,中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根基就在于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就在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所怀有的坚定的四个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大凝聚力,则充分地体现着各族人民的强烈自信,展示着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所承载的不仅是中华的灿烂文化,而且也是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四、从利益关系看: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国家有着一致的根本利益

自古以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一直深受大一统思想和天下一家观念的影响,而同处一个国家朝廷的社会和地理环境, 也为境内各民族交往和交流提供了全方位的便利,使各民族的异地迁徙和交错杂居成为可能,并随着时间的变迁,逐渐造就了我国各民 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最终成为了一个实质上的命运共 同体、政治共同体、社会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在这样一个稳固的命运共同体内部,谁也离不 开谁的现实是经过长期的社会变迁而形成的, 是基于各自的利益需求而自然选择所形成的。利益上的相互补充和依赖,把大家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而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不断深入和拓展,相互间的利益基础也在不断拓宽,相 互依赖度也在不断提高,从而使各民族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和牢固,使各民族对命运共同体的体认更加牢固。

回顾历史,中华民族是在近代中国与西方列强对抗中,由自在而演进成为了自觉的民族实体。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中华民族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各民族的共同愿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斗,1949 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此时的国家真正成 为各族人民共同的归属和依靠,成为各民族人民遮风挡雨的牢固大厦,保障着各民族一律平等和一切合法权益,维护着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此时的国家利益才真正成为了实质意义上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使中华民族从此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广阔道路。历史一再昭示,国家、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是一个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国家是各民族共同利益的代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是维护着石榴籽紧紧地 抱在一起的坚实外壳。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 怀,把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国家的情感融在了一起,祸福与共、生死相依。

五、结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国家意识

从理论上讲,民族共同体与国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如果从成员构成、历史脉络、文化 软实力、利益关系等多个角度作进一步深入分析,就能够清晰地发现,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国家 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千百年来,中华各民族共同生活在同一疆域内,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 逐渐形成了有着深厚情感基础和强大内聚力的 中华民族共同体。尤其是在当代,共同体内部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是国家统一的可靠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坚实基础,是中国力量的底气和来源; 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构成 了中国人民独有的价值体系和精神世界,维系着个人、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国家的关系, 表现为个人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责任心,也就是常说的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意识,即公民的国家意识。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就是国家意识。

国家意识是五个认同的集中表现。在多民族国家中,个人、民族与国家关系的认识问题,是一个关系到认知主体的民族观、国家观及身份归属、责任心、价值追求的重要问题。国家 不是一个空泛的抽象概念,而是一个现实存在的实体,她由国土、人民、主权和政府组成,涉及到国家制度、领导力量、发展道路、民族关系、价值体系等多项实际内容。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 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现实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所组成的民族共同体,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为中华民族共和国公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必须尊崇国家宪法,树立宪法意识、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既是一种文化意识,也是一种政治意识,是认知主体个人爱国主义情怀的思想展示。具体到我国而言,公民的国家意识有着具体内容和情感倾向,就是公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集中表现,全面体现着公民对国家的认知态度、价值选择、责任心和自豪感。国家意识还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理想的动力源。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实现这个心愿和目标,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思想决定意识,意识支配行动。中国力量体现各族人民的责任 担当,源自于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国 家前途命运的关切与责任心。明确的国家意识 能够使各族人民清楚地认识到国家是一个能 够维护各民族利益、能够为共处于其中的民族群体遮风挡雨的政治屋顶,认识到共同团结奋斗的历史经历已使各民族的命运和前途紧 紧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 民族共同体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个人才会有前途,民族才会有希望,最终实现共同 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选编自《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作者巴玉玺系中心研究员。)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内涵与特征

引领是指带动事物向某一方向运动、发展,其本质在于保证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的既定方向性,它既强调事物自身外在因素的作用,同时也强调事物自我内在因素的作用。引领力则是基于事物内在力的一种内聚与融合基础之上的一种指向,并为事物自我发展提供持久不竭的动力。概言之,引领关注的是引领主体对客体的影响和制约,是介于两个异质对象之间的某种联系或者联结方式,描述的是一种动态的、持续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关系范畴; 引领力侧重于引领主体自身的属性研究,强调的是引领主体作用发挥过程中的价值肯定与价值量化,是一种能够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驱动力量,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引领的作用范围,同时还是一种更为细化的衡量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对于提升和优化引领功能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引领力不仅是引领这一范畴具体呈现的一种力的外化,更是引领主体本身力量的自我确证和自我发展,是推动引领主体逐步实现主体自觉和价值自信的关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是建立在其自 身科学性与真理性基础之上的,由其生命力、感召力、向心力与辐射力等诸种力形塑而成的 力的融合体。它不仅表现在文化精神领域中, 也体现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领域中,深刻体现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是对国家、社会和 个人思想与精神的价值凝聚与价值指引。这 一界定包含三层涵义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生成具有坚实的基础,有着鲜明的 社会主义价值本质指向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来自于其自身生命力、感召力、向心力与辐射力等诸种力的内聚与融通,这些 不同的力,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最终融合成具有内在关联的力的融合体,是一种新的力的形 态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中,并以此为载体,将潜在的力转化为现实的力无的力转化为有形的力,以此实现价值凝聚与价值引领。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具有内生性与外 推性相融合、稳定性与发展性相伴生、导向性 与批判性相统一等基本特征。

其一,内生性与外推性相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形成首先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体现了国家、社会与个体三者内在有机统一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内在本质的高度概括与抽象,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的彻底性,是其引领力产生的内生性因素。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驱动,还需要一定的外推力,即从国家政治和法律等层面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发挥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为国家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内生性是根本前提,外推性是重要保障,两者相辅相成,为其引领力的形成提供不竭动力。

其二,稳定性与发展性相伴生。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到国际国内环境等客观因素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发挥的强度或程度,即力的作用的大小处于一种较为均衡的状态,其潜在的力量还没有充分显现,具有相对稳定性。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在态势上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它与国家综合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内生性力量就会不断得到激发和提升,其引领力的强度及其表现的程度会得到不断加强。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发展性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两者相互转化,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其三,导向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毋庸讳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具有鲜明的方向性和指向性,其作用于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构建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价值理想与价值实践,贯穿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之中。因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正向价值理念 的表达,实质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反对什么样的价值观,蕴涵了引领力的批判性指向

即对各种以价值观表现、文化消费、生活方式等隐蔽的方式进行贩卖兜售错误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的批判。只有旗帜鲜明 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导向性, 才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批判性 指向提供前提和基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生成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生发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离不开中华优秀文化的滋养涵蕴,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正是这三者之间的共同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力的聚合与力的指向。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价值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生成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因此,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凝练、得以确立的根本遵循。作为我国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内蕴了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 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价值理想与价值追 求,集中表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根 本性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层面树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目标,体现了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方向;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指出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价值取向,体现了 社会主义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社会属性;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层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个人所应遵循的价值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创新性发展。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价值性融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 层面之中,并且使得三者之间有机统一起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具有科学回答建 设什么样的国家、构建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 么样的公民这个重大问题的功能和特质,从 国家、社会和个人价值目标分别去塑造人们追 求国家理想的思维力,夯实人们对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力,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践 行力。

2.丰富的中华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生成的精神基础。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生成的 力量之源。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让中华民族有着日用而不觉的 独特的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有着自己独特 的价值评价和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建构而不是一种简单如昔的重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力的生成提供了丰富的智慧营养,厚植了 深刻的历史动力。革命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引领力生成的力量之基。革命文化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创造 的,它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承载了 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时代强音。革命文化积淀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社 会理想、个人修为等优秀精神品质和高尚道德 情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生成提 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生成的力量之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价值追求的集中表征,代表着时代进步潮流和社会历史发展方 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生成提供 了强大的心理认同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意蕴充分展开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三种文化形态,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不同层面,从不同的着力点与发力点,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生成提供强 大的精神力量。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生成的现实基础。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生成离不开中国 近代以来的革命探索,更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形成自然离不开当下的生活 世界,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 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实践进程中,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 合而开辟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现代化道路,它需要有一套与其经济基础和政治 制度相适应的、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某种先天的、超乎现实的思想观念,而是深深植根 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得以形成、得以彰显,它充分也必然是吸纳了和提炼了人 民群众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观 念,并再回到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去指导 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其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追 求与价值取向,从历史时间与现实空间交汇处 展开、印证、确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 性和真理性魅力,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强大的引领力。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 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引领力生成夯实了强大而又坚实的现实 基础作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高度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内在 本质,表征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 内生出强大的价值引领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实现方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其引领力不仅仅是以的观念的形式而存在,更重要的是它将凭借何种方式或载体将其转化为看得见的现实的力来实现引领。唯其如此,科学理论和价值理念才能为群众掌握,并最终掌握群众,变成现实的物质力量。

1.思想统合的方式。当前,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不断交流交锋,社会主体思想价值观念 日趋多元多样。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 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其 引领力的充分实现必须有着共同的社会思想 基础。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之基,是全国各 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是我们战胜艰难险 阻、抵御错误思想干扰和实现全体中国人民共 同价值追求的强大思想武器,内在地贯穿于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方面面,给予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 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 装头脑,紧密结合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的现实需 要和思想实际,持续不断加强全社会的马克思 主义理论教育,才能统合社会群体和个体的思想观念,形成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下的多样化社会思想观念并存的和谐局面,从而为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实现提供坚不可摧的 强大思想基础。

2.利益认同的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实现还源于人们是否有着共同的利益取向。人们选取、趋从某种思想观念与价值标准,与其一定的利益追求密不可分。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要在全社会最大限度地形成价值共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大众认同大众话语,更重要、更根本的还是要通过利益认同,形成利益共同体。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实现必须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如就业、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使人们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的重大实践价值,从思想和行为上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只有实现共同利益认同,才能绽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蕴魅力,充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

3.理论深化的方式。从理论维度来看,充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一方面,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生成基础,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研究,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性概括与升华研究,以及加强对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的比较研究,从而揭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普遍规律和在不同历史阶段上发展的特殊规律,从中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规律性认识。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和利益关系调整实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基本内涵、基本要素、基本特点和作用机理等基本理论研究,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生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以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实现提供深厚的理论支撑。

4.实践推进的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科学理论,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伟大实践。只有人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有赖于并实现 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因而必须融 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之中,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实践进行确 证和实现引领,这是题中应有之义。正是在我 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向世界贡献 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巨大历史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不断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引领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实践不断增强。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还要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实现,还离不开 人们生活的具体场域或情境,通过人们的日常 生活实践进行确证,并实现对人们日常生活和 行为方式的价值指引。

思想统合的方式与利益认同的方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实现的外部方式,理 论深化的方式与实践推进的方式则是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实现的内部方式。其中, 思想统合是基础,利益认同是根本,理论深化 是保障,实践推进是关键,四者之间相互含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引领力的实现。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提升路径

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实现方式,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一成不变,还必须创造性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水平的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着力,形成现实合力。

1.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中国主导体制机制的价值观。历史经验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所代表的价值观要成为社会意识形态中高势位、绝对的主导价值观,必须以制度安排的方式,将其价值理念贯穿于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建设领域中。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宪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国 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党和国家层 面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导性 地位。但要真正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引领力,还必须使其有明确制度可遵循、依可靠制度而落实、为硬性制度所保障的体制机制。因而,应做好顶层设计,通盘规划,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体系之中,健全不同行业、地域、组织、团体等之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培 育、认同和践行中的体制机制,从具体可操作 的层面落小、落细、落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建设,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在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彰显中的主体性地 位和示范性作用的体制机制。唯其如此,才能 有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引领力 作用。

2.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提升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提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目标指引力、价值导向力与实践行动力,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从本质上来看,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向实践建构,有着多重价值追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义。国家治理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国梦,国家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坚持人民性的价值立场,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公平正义的伟大事业等等,这些无不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意蕴。事实上,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制度体系、实践体系和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生动展开的现实表达。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多元主体交互共治的扁平化模式,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必将极大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

3.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觉文化建设。价值观是文化的精髓,是文化的价值表 达,价值观的认同与接受离不开文化的承载、阐释,价值观的力量必须通过文化的力量释 放。伴随着媒体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类 已经由话语文化、印刷文化进入到视觉文化形 态。相对于以语言符号为中心的语言文化而 言,视觉文化是以视觉媒介传播而形成的一种 文化形态。以影像”“图像”“景观为核心 的视觉文化正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和思 维范式,不断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空间,成为 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新的载体形式和表达方 式。以概念、词语为表达中心的话语抽象正日 益让位于以影像、图像为表达中心的视觉形象,从本质上来看,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由于视觉文化通过图像建构、折射或扭曲一个民族或个体的信念价值或意识形态,因而不能低估图像文化对表述与价值系统施加深远的影响。故此,在规范视觉文化传播的法律和伦理道德,鲜明体现视觉文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视觉消费文化 中的转化及实践,悄然渗透和浸润于人们的日 常生活里,达成行为与人格的价值塑造,就成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提升的重要路径。

4.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话语权。法国学者米歇尔·福柯认为,话语是与社会权力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因而,话语权的实质即为对外影响力、控制权。国际话语权则是一国由话语产生的权力,该权力能以非暴力、非强制的方式改变他人、他国的思想和行为。话语中往往裹挟着价值指向,彰显着话语者某种特定的意图。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有利于增强价值观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站在人类道义力量的制高点上,内在具有引领的特质和力量。要通过把握话语主动权,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充分利用官方平台、一流媒介、民间渠道以及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布局,在抗疫、脱贫、恐怖主义、文明冲突等问题上,以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传播中国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话语权,在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的过程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

全球化发展至今,世界各国思想文化相互交流、交织、交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着强大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不遗余力地贩卖和兜售所谓的普世价值,不断抹黑和攻击中国,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有增无减,以及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质疑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社会错误思潮的泛滥,不断侵蚀着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认同,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带来前所未有的威胁,严重干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大局。因此,在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基础上,要学习借鉴西方的有益做法与经验,从理论影响、话语说服、社会整合、舆论引导等方面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最大程度凝聚价值力量,形成磅礴伟力。(选编自《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 年第3期。作者董杰系中心研究员。)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三个着力点

一、进一步推进理念创新

(一)铸魂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要扣好青年的“第一粒扣子”。这些重要论述都是围绕“铸魂育人”展开的,既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基本遵循,也明确了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一粒扣子”这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揭示出“育人”之“魂”,在于对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普遍真理“真信”,对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真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真爱”,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发展前景“真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一项将“铸魂育人”所蕴含的“四真”转化为人才培养实践的光荣事业。实现“四真”的转化,关键要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领悟科学理论指引下中国大地“旧貌换新颜”的沧桑巨变,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真理的力量,激发真信、真学的主动性,注重真爱、真懂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要将“铸魂育人”的教育理念贯彻始终,注重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个人全面发展和服务大局意识的协同提升,坚持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中心。其次,要注重发挥专业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要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合理解答学生关注的热点、疑难和现实问题。第三,要注重在实践中锤炼品性、增长才干,帮助专业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与多样性,引导他们认识全面发展的必要性和片面发展的危害,克服简单化的思维倾向,明确自我价值选择,切实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素养。

(二)立德树人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宗旨所在。百年树人,立德在先。“德”是时代新人的首要标准,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人格体现。只有树立与社会主义道德相适应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进一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要求我们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来武装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我们加强队伍建设,在一代又一代“先生”的垂范传承中,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要求加强人文关怀,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求注重先进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3]。

(三)育时代新人

时代新人,是能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阶段、新特征、新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是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后备力量,是能完成“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的生力军,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肩负者、担当者。时代新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培育时代新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目标所系。时代新人之“新”,一则成长阶段处于新时代,二则发展目标肩负新使命,三则成长环境需要应对、开创新世界格局。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育新人”?关键在于科学把握新时代、新使命、新世界这“三新”的特征要求,立足专业学生的思想实际确立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育人目标,既要防止树立的目标过高,导致因无法完成而半途而废,也要避免树立的目标太低,致使太容易完成而缺乏动力。其次,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规律,掌握专业发展的特点,探索育人的科学方法,使专业建设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第三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把握专业建设的时、效、度、质,既能为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又能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第四,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做到“育新人”与时代发展“同频率”。

二、进一步推进内容创新

(一)推动内容体系创新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内容的创新,要围绕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结合专业学生成长发展的特点,从五个方面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基本任务:一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推动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三进”工作。二是要旗帜鲜明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巩固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进一步贴近实践、贴近群众、贴近社会,及时帮助、引导专业学生科学认识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创造性开展国情教育,经常性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教育、改革开放史教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坚定专业学生的“四个自信”。三是要将中国精神教育贯穿始终,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强国行,激励学生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昂扬精神状态,把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勤奋学习、服务社会、奉献人民、报效祖国的强大动力。四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要点,不断发挥先进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典型、扬新风,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养成道德荣誉感、践行道德行为。五是要以专业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注重锤炼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倡导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科学素质,注重人文关怀以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与协作能力的提升。

二)创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涵盖面非常广,与大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其内容广泛体现在校园文化生活、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党团组织活动等诸多领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内容,要重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一方面,要注重充实时代内容。时代内容,是一定时代条件下,时代使命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特点、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专业人才培养途径等重大问题上的综合体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要凸显“四个自信”教育,重视“四史”教育。另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典型内容,即具有鲜明实践特征的具体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它旨在快速应对专业学生碰到的重大现实性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由于世情党情国情社情民情的深刻变动,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关于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问题的新认识、新回应。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内容,要着重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中出现的新图景、新话语、新特征,以增强专业学生应对激烈竞争环境的本领才干。

三、进一步推进机制创新

(一)创新日常工作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日常工作机制,是实现思想政治专业建设目标的主渠道、主阵地,需要“久久为功”。创新日常工作机制,要在“久久为功”四字上下功夫。一是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和办法,引导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人员深入到学生当中,搞好班集体、宿舍和年级工作,有针对性地做好深入细致的个别思想工作,加强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咨询与指导,推动形成教育与自我教育、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良性循环。二是要建立社会实践支撑和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要努力补齐学生成长过程中“三门”(即家门、校门和就业单位门)经历造成的实践能力短板,积极引导他们打开心门、走出校门、迈出家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在实践锤炼中育才育德。要进一步探索实践教学融入专业规划、课程体系、教学大纲、理论教学的途径,注重专业不同年级实习实训与专业能力提升、社会认知能力提升、职业发展能力提升的有机结合,着力增强他们理论与实践互相融合的水平和能力。三是要善于解决实际问题。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奖励、补助、资助等工作,要注重大数据工具的应用,避免大张旗鼓式的帮扶,因生定策、精准滴灌,既解决学生的现实困难,又于无声中温暖人心。

(二)创新队伍工作机制

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是做好工作的组织保障。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是关键。当前,需要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第一,要健全队伍建设机制,把好“选人关”,将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心系学生成长、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优秀人才,选拔到专业教师的岗位中来。要注重培养,逐步形成有类别、分层次、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的培训体系,培训内容能密切联系工作实际、培训方式有助于提高工作能力、培训经历有助于个人职业发展,构建从中央到地方层次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要重视队伍管理机制的创新,立足“管理育人”、“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基本要求,不断优化校、院、专业三级管理体制,要加强作风建设、树立精品意识,深化学习意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要加强自律意识,不断严格自我要求;要注重借鉴和吸收,把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引入学校管理之中,提高服务水平,增强专业满意度、美誉度。第二,要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育人意识,使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教书育人的事业中去。要坚持把教书与育人统一于课堂与课外的各个环节之中,将传授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要处理好言传与身教的关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注重“以德垂范”、“以学模范”,高度重视师德师风的示范作用,以坚定的立场、扎实的知识、独特的魅力对学生正确的“三观”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要制定完善有关规定和政策,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在实践中探索明晰目标任务、职责分工和考核细则,营造良好工作格局。

(三)创新信息舆论引导机制

信息时代,能否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舆论风向,把握专业学生思想动态,掌握第一手信息,把握主动权,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工作的一项基础能力要求。创新信息舆论引导机制,需要专业建设者成为跨学科的复合型工作者,发挥多学科、多专业、多技术手段的综合比较优势,养成信息搜索、信息分类、辅助决策的学习、工作习惯,逐步树立平台思维,准确捕捉专业学生的思想动态、发展趋势,形成动态型工作节奏,着力提升应对实发、突发、偶发群体性、个别性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工作机制。一是要着眼大局,建立生情跟踪、研判和处置机制。围绕专业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密切跟踪其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分门别类地汇集、整理学生舆情信息资料,形成学生舆情动态报告,为及时有效地排查各种思想问题、矛盾隐患打好基础。二是深化“阵地”意识,牢固占领思想文化传播的网络制高点。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在信息交互方面的广覆盖、高效能特点,加大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支撑力度,把学校内外的互联网络,建设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先进文化的主阵地;要特别注重校园网的整合建设,将校园网融入学生常用的手机等便携媒介之中,打造服务学习、便利生活、解决思想难题和引导道德行为的融媒体终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信息化平台。三是要遵循“法治”导向,不断健全网络立法,重视信息网络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工作,使师生懂法、守法,自觉抵制有害网络信息的传播;要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立场坚定、战斗力强的网络思政工作队伍,占领网络传播主阵地,牢牢把握话语权。

(四)创新领导管理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这一重要寄语,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创新领导管理机制的目标要求,即构建四要素兼备、良性运转的工作格局。创新领导管理机制的目标,在于健全协调有效的工作格局;创新领导管理机制的具体要求,在于党委、党政、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四要素作用的正确有效发挥。其原因在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达成这一目标要求,就要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在内的大思政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完善和健全,在党委统一领导上善统筹,在党政齐抓共管上细谋划,在有关部门各负其责上勤梳理,在全社会协调配合上出新招,在专兼职队伍紧结合上有保障,在学生自我教育上求实效。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不停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相关思考,虽尝试扣紧时代脉搏、贴近实践发展进行了一些探讨,但对于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呈现的新图景、新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人才成长发展的新需求,在深度、力度和广度方面仍有待深化。唯有继续深化问题意识,秉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方能不断适应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新的发展要求,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和输出优秀人才。(选编自《教育教学论坛》2021 年第3期。作者朱磊系中心研究员。)


“庆祝建党100周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回顾与展望”研讨会

在长春召开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辉历程,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以来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开展“四史”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创新发展,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6月19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主办,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共同承办的“建党百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长春召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民委原副部长级专职委员管培俊,吉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石玉钢,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姜治莹,原国家教委思政司司长、第六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中国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瞿振元,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教育部思政司原司长冯刚,吉林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张殿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副理事长、西南大学原党委书记黄蓉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郝清杰,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秉公,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名专家骆郁廷、罗洪铁、刘建军等10余名教授出席会议。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作出重要贡献的老领导、老专家或以书面发言的方式,或以录制视频发言的方式参加会议。此外,还有来自全国7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彭珮云以书面形式致辞。彭珮云指出,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创举,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学科成立37年来,大批老中青专家为学科的创建和发展付出了艰辛劳动,做出了重要贡献。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肩负着极其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希望大家努力做到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坚定不移教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着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委托管培俊副会长致辞。管培俊指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重道远,要不负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担当,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规律,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研究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远景目标结合起来,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

石玉钢、张殿锋和姜治莹分别介绍了吉林省和吉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情况,并对新时代继续推动学科建设,持续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承担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重大使命作出展望。

大会通过主题发言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论研究、教学研究、历史经验研究等方面对学科发展进行全面回顾,结合党史学习、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时代课题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出研究建议和科学展望。教育部原副部长朱新钧、国家教委思政司原司长徐文良、首都师范大学原德育教研室主任王殿卿、浙江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朱深潮和中山大学教授郑永廷等5位专家发来书面讲话。教育部社政司原司长顾海良、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张耀灿、清华大学教授刘书林、复旦大学教授邱柏生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树荫等7位专家作视频发言。瞿振元、冯刚、陈秉公、郝清杰和武汉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骆郁廷、清华大学教授魏续臻、西南大学教授罗洪铁、兰州大学教授王学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建军、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万美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詹万生、浙江大学教授马建青、同济大学教授陈大文和大连理工大学教授戴艳军等14位专家作现场报告。





































主   管:湖北省教育厅  中南民族大学

主办单位:湖北省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中

     主 编:徐柏才

执行编辑:朱 磊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经济开发区民院路 708 号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邮   编:430074

电   话:027—67842214




绿茵体育官网的版权所有:中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182号中南民族大学文一楼四楼

邮编:430074

绿茵体育官网的技术支持:比特工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