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辅导员工作室立项申报答辩会-绿茵体育官网

【中南民族大学】辅导员工作室立项申报答辩会

作者:张珍珍、尹宇婷、王科然       发表时间:2024-10-25       访问次数:

为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辅导员育人力量下沉,深化育人成效,系统提升辅导员的素质能力和工作水平。10月24日,中南民族大学辅导员工作室立项申报答辩会在北区一站式服务中心举行。我校特邀五位校外专家作为评委参加答辩会,学工部副部长方明,申报立项团队以及近两年加入的辅导员参与答辩会,会议由学工部部长杨涛主持。

法学院张利菊老师作为代表,进行“菊花妈妈”工作室答辩。为打破法学院就业率低的“魔咒”,提升就业率和升学率,法学院构建了载体平台,建立了完善的体制机制,并组织了读书分享会、法学类竞赛和升学规划等重点活动。这些方式大大提高了法学院师生的信心,并取得了重大成果:近年四级超500分的比例显著增高,升学绩点均值已提升至3.52等。同时,通过全过程动员,全方位帮扶,全员助力,法学院的报考率、上线率、上岸率均得到显著提高。此外,工作室还致力于三位一体共同发力,以此营造更浓厚的“爱学习”氛围,助力探索提高学院升学率的良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大会中多次强调美育的重要性,秉承“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理念,音乐舞蹈学院王婷老师带领团队设立“美育铸梦”工作室。工作室坚定政治立场,积极举办多样艺术实践与对外交流活动,设立美育特色课程,打造美育系列品牌,开创美育实践基地。用“美育 ”三位一体模式,丰富学生美育资源,提升学生美育素养,同时帮助各学院顺利开展美育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正确就业观,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的大背景下,教育学院徐莹老师作为“萤火”工作室代表,进行工作室立项答辩工作。通过探索“双落地”模式,打造两支专业团队,开展多样化宣讲活动,并着力聚焦梳理择业痛点、精准进阶指导、赛学互促提升三个方面,从而促进辅导员能力发展、就业指导精准化、学生辅导全程化和就业育人品牌化。

经济学院的安树庭老师作为“启航星辅导员”工作室代表,进行立项答辩汇报。他指出,目前年轻辅导员工作态度端正,工作热情高涨,乐于走进学生,但仍存在业务能力有待精进,核心素养亟需强化,成长信心需要提振等共性问题。工作室通过建立组织架构,夯实理论基础,对外交流汲取经验,反哺校内等多种方式做好基础工作。同时,工作室也致力于提升政治力、行动力和展示力,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以增强“学理认知”为基础、以“情感认同”为主线、以“行动自觉”为核心、以“优化话语”为抓手,预科教育学院玛依拉老师所在的“石榴红工作室”致力于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帮助各民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工作室聚焦于志愿帮扶、社会实践、“边疆行”家访活动、“传帮带,促成长”传承工程等活动,力求达到深化理论教育,拓宽传播渠道,未来将继续从“文”“讲”“行”三个维度出发,提升学理认同、价值认同、实践认同,实现“以学促知、以知促行、知行合一、以行促效”的工作目标。

外语学院王斌老师以及团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外语学科相结合,共同打造了“同心语坊”辅导员工作室。该工作室带领学生展开实践教育,打造优秀宣传产出,举办学科竞赛活动和校园文化节系列活动。未来,工作室计划形成特色品牌校园文化节,运营“同心语坊”公众号,推出优质作品,打造特色文化志愿服务宣讲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懈努力。

张雪花老师的“‘四心’积极心理工作室”通过精心布局,建立两个工作站。工作室策划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不仅会涵盖团队建设、情绪管理等基础环节,还通过完善的工作机制,确保每一项活动都能精准对接学生的实际需求,实现心理教育的有效覆盖。工作室充分利用宿舍这一学生生活的重要空间,举办形式多样的宿舍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心理教育与学生日常的距离。定期举办教育讲座和主题班会,以“四心”原则为核心,全方位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心理自助书籍,帮助他们构建正面的自我认知,进而培养出积极的情绪状态、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主动的行动能力。

为推动大学生深刻理解和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负责人艾力亚尔·克里木荣代表“‘天山雪育’工作室”,进行立项答辩汇报。该工作室紧密围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爱党爱国教育、法治安全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领域,旨在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并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青年人才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该工作室致力于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育人品牌,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育人”体系,积极探索并建立“家访育人”机制,通过深入学生家庭,践行“服务育人”的崇高理念,进一步拉近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距离。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学业指导、职业规划以及心理健康辅导等服务,打造“成长支持”,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金瑶老师带领团队打造“‘小马快跑’工作室”。该工作室积极开展多场理论宣讲,并制作专项栏目,参与国家志愿精神宣讲活动,深入开展课程思政与“大思政”建设,打造艺术思政课程。以五“微”一体工作路径,推动师生联动,打造理论宣讲青年队伍,把握时代脉搏,打造思政教育精品项目,坚守网络阵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

来自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袁磊老师带领团队创立了和合共美“铸牢”教育工作室。该工作室开展了形式丰富的铸牢主题活动,设置铸牢公众号专栏,构建完备的实践活动平台,打造铸牢教学实践基地,推动铸牢宣讲团建设。工作室按照学、思、践、悟的工作思路,持续推进跟着“概论教材”走中国实践活动。未来该工作室将进一步加强铸牢宣讲团与“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协同合作,继续发挥其示范作用。同时深入与政府机构、企业的合作实践,加强社会服务,从“民大故事”“民大实践”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民大经验”。

来自体育学院的唐文翰老师以及团队共同打造了悦动工作室,助力学生成长。该工作室开展品牌活动,包含“一个工作小组”、“两支专业队伍”、“三面红色旗帜”、“四项品牌活动”。同时工作室形成了具有体育学院特色的教学与管理交融、党员干部与学生交融、训练竞赛与思想教育交融的特有现状,致力于帮助学生进行学科竞赛,提高创新与创业能力。

基于我国民生工程建设、人才培养需要以及教师育人职责,生命科学学院李茜老师与团队成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室——“双塔之光”。工作室以多样化平台为载体,打造了多种理论课程,建立相关教学育人体制机制,具备完备的精准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同时,针对学生在学业和就业上遇到的困难,工作室实行精准帮扶,从而提高学生升学率和就业率,达到三全育人的目标。

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公共管理学院师军强作为“灵犀心理驿站”工作室代表进行答辩汇报。目前,工作室已经成功搭建了“灵犀心理驿站”平台,积极倾听并吸纳各方的宝贵建议,同时不断强化学生工作团队的建设,实施了有效的传帮带机制,并对团队建设的效果进行了细致的评估。通过构建“院级-年级-班级”三级联动的协同工作机制,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宣传、开展和评估形成闭环,显著提升活动质量和效果。并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了活动宣传有力度、活动开展有方案、活动效果有评估的“三有”工作体系,确保活动的高效实施和持续改进。此外,工作室还成功开展了21青年精英训练营、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和集体生日会等多个重点项目。

为推进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建立“和合”工作室。吴兆彤老师作为工作室代表,进行立项答辩汇报。该工作室以党建为引领,团学工作为基础,聚焦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通过三个“抓手”,以“理论 实践”“文化 体育”“校内 校外”“线上 线下”的形式多方位、全领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此外,该工作室积极加强团队、课堂、赛道、舞台、书单等五个领域的建设,从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全面深化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随着互联网成为年轻人意识形态交锋的最前沿阵地,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至关重要,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叶颖老师带领团队创立“青漾182”工作室。该工作室致力于做有意义的事、有活力的组织、有品质的项目,通过网络平台,打造优秀的微网文、微视频、微课堂,同时培养高质量名师。工作室坚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中南民族大学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聚焦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创新,构建起“1 1 3”的网络思政育人体系。

在十五位辅导员精彩的立项答辩结束后,杨涛部长简单回顾并总结了答辩会中的亮点,对所有工作室为学生做出的努力表示认可与感谢,并期望各个工作室能够在后续的工作中更加充分调动全校育人力量,整合育人资源,实现育人力量主动下沉一线。同时,以深入实际、了解实情、突出实绩为目的,提升育人实效。

(审核:杨涛 编辑:李晓涵 来源:新闻中心 上传:蔡赵冠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