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时间,从南湖园到清华园。他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资源与环境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汪岚玢,读研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共8篇。他曾获湖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银行”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湖北省第九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第一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三等奖,获国家奖学金和吴泽霖教授奖学金一等奖。如今,成功升博至清华大学的汪岚玢又将踏上新的学术征程。
鹏程无所限,无畏难者进
“现在可以说是完全脱离了大一的预想,马上就要去读博了,这在之前简直是不能想象的。”初入民大时,汪岚玢对未来的规划和大多数人一样,本科顺利毕业后就去找份工作,但关于未来的道路总是交错相连。预习、上课、复盘、拓展,持续学习的过程中,汪岚玢感觉到自己适合长时间的沉淀性学习,于是萌发了继续深造的念头。“想未来在环境领域有进一步的发展,去到更高的平台,就算没有考上,也不留遗憾了。”这是他在备战考研时的心理状态。当时,他与同专业的室友互相交流,探讨复习中的难点,分享解题技巧,也常常比对学习进度。后来,他与室友共同上岸了民大的资源与环境专业。在那段时间里,他养成了坚持以目标为导向、保持高度热情的学习状态。
研一时,汪岚玢就开始为升博做准备,一周中有6天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他制定了学习计划,细化时间安排并严格执行,形成常态化学习状态,养成自己的“学习规律”。他注重学习效率,不以投入时间为论,确定每天的学习工作量,逼迫自己提高效率,不浪费有限的时间与精力。他认为学习是有逻辑性的,日常不断探索,发现,总结,改进,找到内在逻辑顺序,提高学习质量。“每天的安排都是差不多的,看文献,做实验,写文章,周日下午给自己半天的时间锻炼下身体,3年以来都差不多吧。”他深知前期积累的重要性,觉得实力才是最有力量的,所以研一的时候他就想清楚了研三的时候应该要取得怎样的成果,并付诸实践。而以第一作者发表在各大期刊上的8篇论文,正是他在硕士研究生阶段上交的答卷。
去年暑假,汪岚玢看到清华大学绿茵体育官网发出了申请通知,抱着尝试一下的心理,他投入到升博清华的准备中。他向学长咨询考试方向,同时加大文献阅读强度,做好准备应对开放性极强的自命题式试题;他学习量化简历信息,以简练的文字有力地介绍自己,放平心态,在面试时稳定发挥。在高手如云的赛道上,汪岚玢以突出的科研水平、乐观的心态、稳定的内核拿到了清华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的通行证。
曲径未知,与众同行者远
“竞赛能让我们与实际社会生活更紧密地相联系,并让我们能够更深地了解社会生活。”书本上的知识是平面的,而实际社会生活则是立体的。对于汪岚玢来说,每一次的竞赛都是运用和连通书本上的知识“点”,形成一个个知识“面”,来解决多面的生活问题。在一次次的竞赛中,汪岚玢不断走出舒适区,突破自我,“学科交叉,合作互赢”的观念在他的脑海中也愈发深刻。
大四的时候,汪岚玢参加了湖北省第九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他的竞赛之旅也从此时开始。第一次比赛中,他在熟悉竞赛流程的同时,遇到了一个难题——撰写商业计划书。面对陌生的事物,汪岚玢和另一位负责商业计划书的队员开始上网寻找资料,大量阅读和参考他人的商业计划书,不断模仿它们的结构和大致写法……最终完成了商业计划书的撰写,项目也获得了铜奖。面对自己未曾涉足的领域,先踏出第一步,探索未知的勇气会指引每一个勇士在迷雾中找到一缕阳光。
在湖北省“挑战杯·中国银行”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汪岚玢选择了以有机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物联网技术精准调控微生物生长环境,将其转化为甲烷,实现污水资源利用化。这一项目的成果是用平面的知识,为社会问题作出相应贡献,真正体现了何为学以致用。不同于第一次比赛撰写商业计划书出现的问题,这次是没有经济学方面的基础,汪岚玢对商业计划书中经济的部分无从下手。但他通过和经济学院的同学合作,再加上其他学院老师的协助,顺利写好了商业计划书,项目也获得了银奖的好成绩。
汪岚玢说,在竞赛中,“学科交叉,合作互赢”的观念一直指引着他,“比赛的关键在于合作,每个人各司其职,发挥自己的长处,共克难关,合作共赢。”
云程漫漫,不忘来路者成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于汪岚玢而言,对于科研事业的那份初心与使命就是让山川高耸挺拔的脊梁,也是让房屋坚固稳定的栋梁。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阶段,汪岚玢都坚定地选择了环境保护的事业,并全力奔赴。
铜尾渣资源化利用研究几乎陪伴了汪岚玢硕士研究生的整个阶段。虽然已有一定的科研经验积累,但刚接触铜尾渣资源化利用研究项目时,汪岚玢还是遇到了不小的阻碍。在最初的半年里,实验几乎每天都在失败,面临着提取纯度不达标等各类问题。其实对于此类项目,汪岚玢和团队里的学弟学妹们一样,都是第一次尝试,但他从未想过放弃。他摆正心态,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来填补对相关材料性质认识的空白,和导师共同讨论改善方案,并继续实验。科研事业也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业,一项成果的背后是一个团队夜以继日的付出。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汪岚玢常常鼓励大家要有决心和信心,为队员们提供必要的情绪价值。做了几百次实验,汪岚玢终于在一年后得到了足够纯度的产品。回想起那段日子,他不无感慨:“每个阶段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和收获。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做科研也需要我们坐得住冷板凳。”
“论文应该写在祖国大地上。”在环境研究领域深耕的汪岚玢一直追求科研成果的应用性,关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将论文内容真正运用于实际生活。他辩证地对待权威性的理论知识,关心前沿科研动态及社会生活,怀着贡献社会的初心,在专业领域不断探索与实践。他说,前行的路上也许会遭受来自外界的干扰,但坚守初心,走自己适合的路,拨云见日,终将到达。未来读博期间,汪岚玢选择新能源电池回收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面对新方向,他想要进一步提升论文质量,努力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一份实实在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