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谭玉玲
(图片: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生标兵候选人马玲)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19级学生标兵候选人马玲,中共预备党员,曾荣获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三好学生,先进个人,优秀导生,自强自立之星,优秀共青团干部(学生),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标兵等荣誉,保研至厦门大学,立志于氢能研究。
马玲指出,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亟待解决,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迫在眉睫,马玲投身于新能源氢能制备领域,将国家需要与自身发展相结合,为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为此,她在大学期间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科研训练,作为负责人主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参与研究手性二醇不对称合成与催化、离子液体催化等课题,之后又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设计合成了一条便捷、绿色化的手性二醇合成路线,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于《大学化学》期刊、《tetrahedron》期刊,并通过科普这一桥梁让更多的人们了解科学。未来,马玲将继续走好自己的科研之路,担起时代责任,为国家乃至世界的低碳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何形容你的大学四年?”“‘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出自刘禹锡的《问大钧赋》,意为以勤奋不息为根本,以不断创新为途径,这便是我的答案。”
(图片: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生标兵候选人马玲)
栉风沐雨,朝乾夕惕。“我不是在做实验,就是在去做实验的路上,我想为以后的科研多做些准备。”初遇民大,马玲便早早制定了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规划,因为热爱物理化学,她坚定选择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面对这一系统性强、综合性高的学科,她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牢记“笃信好学,自然宽和”的校训,一丝不苟的对待每一门课,永远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马玲深知在学习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每天都会花费时间去巩固老师传授的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会努力自己去解决,从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会及时跟老师交流问题,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也让她感受到了老师们的学术风采。在假期,她积极参与不同的学习打卡活动,以打卡的方式坚持学习,培养自己的习惯。
科研创新,勇闯难关。大二期间,马玲进入助研岗位,在学院不对称合成与绿色催化课题组研究手性二醇不对称合成与催化、离子液体催化等问题,负责合成化合物、催化及反应条件优化等工作。2021年6月,马玲作为负责人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最终成果发表于sci期刊《tetrahedron》,同时她以第二作者身份撰写的论文也发表于《大学化学》期刊。“科研学习,是一个坚持与成长并存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可能会有很多时刻想放弃,但请相信,收获的喜悦会让你觉得科研是有意义与价值的。”
(图片: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生标兵候选人马玲)
竞赛科普,挑战自我。“科普作为一种桥梁,将(图片: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生标兵候选人马玲)(图片: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生标兵候选人马玲)复杂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人们真正了解科学,认识科学,热爱科学,这便是科普的意义所在。” 2020年11月,马玲参加了第四届中南民族大学科普讲解大赛,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氧化现象为大家讲解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获得优秀奖。次年,马玲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她所设计的大学有机化学综合实验获得“微瑞杯”华中赛区二等奖,在这个过程中马玲很感谢她的导师胡晓允老师以及实验室的师兄师姐的帮助,她从胡老师身上看到了科研人对学术的执着与热爱,也让马玲更加坚定了钻研学术的想法,希望自己未来也可以拥有这份对科研的热情与坚持。
服务同学,服务社会。“帮助别人、服务他人是快乐且有意义的事情,这是当代青年应该拥有的责任与担当。”马玲曾担任学院团委学生会宣传部干事、心理工作室部长、团委副书记,组织策划了红歌会、主持人大赛、心理健康征文等活动。她还是班级里的学习委员,积极处理同学们学习上的问题,配合其他班委建设良好班风,两次获得“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马玲说:“打好基础,苦练本领,戒骄戒躁,沉下心来,不要让快节奏的时代消磨自己的意志与耐心。作为青年的我们,要苦练本领、心怀梦想、勇担重任,在发展自我的同时,也要将自己的未来与国家发展相联系,真正去做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编辑:于欣 审核:刘红娟 上传:易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