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宣传部刘虹:汇聚学生力量,打造校园宣传矩阵
自2015年入职以来,学校党委宣传部刘虹老师认真履职尽责,服从组织安排,汇聚学生力量,有序运营多个校园媒体平台。
在刘虹老师带领下,学生顺利完成学校绿茵体育官网主页及新闻网、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官方抖音等宣传媒体的信息采编、审核、发布和平台管理、维护工作,在提升能力的同时,助力扩大学校宣传影响力。新闻网每年更新新闻稿件约700篇,官方微博、微信、抖音的粉丝量稳步增长,影响力逐步增强。官方微信制作的《中华民族一家亲》《身边的少数民族》《探寻民族医药》《献礼新中国70周年特辑》专栏连续4年获评国家民委年度民族题材优秀专题专栏。疫情发生后,刘老师第一时间上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网,编辑并发布学校防疫工作稿件150余篇,制作系列推文70条,多篇作品被国家民委微信公众号、中国民族报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转载。
作为大学生记者团的指导老师,刘老师定期带领记者团骨干成员参与社会实践,指导举办毕业生论坛;每年为大学生记者团成员组织选题策划、新闻采访写作、微信排版、摄影后期相关培训10余场;每年举办大学生记者节,表彰优秀成员。在2017年湖北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获评“优秀指导教师”,同年在学校教学评估中获评“先进个人”。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是疫情防控特殊年,也是校庆年,宣传工作繁重。刘老师指导技术团队完成校内网站群系统的更新,制作并上线新绿茵体育官网主页、“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网”等多个专题网站和校庆小程序,为学校相关工作营造浓郁氛围。
生医学院安树庭:以学生为中心,多措并举潜心育人
让组织能信任,让师生肯信赖,让学生更成才是生医学院辅导员安树庭的政治操守、工作态度和价值追求。工作近6年来,他获得校级优秀党员、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30余项,特别是在2020年第八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和第一届民族(地区)院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均荣获一等奖,刷新了我校在该项赛事中的获奖记录。
安老师重视学习,勤于写作,书评《成长的格局》入选《国家民委第七届青年读书演讲活动文章汇编》,在学院微信公众号“拾书小记”专栏发表随笔多篇;坚持以讲促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每年面向学生党团支部宣讲党史党情20余场;践行以学促干,下沉社区开展人口普查、参与武金堤防汛,在服务师生中始终走在前列,干在实处。
他贯彻“保底线,创特色、铸品牌”的工作理念,坚决守护学生生命至上的安全底线和学校管理到位的名誉底线,有效干预、妥善化解多起学生危机事件,重点推进学业帮扶、寝室文化建设和人文素养培育,寝室文化建设工作案例(收录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案例研究》中)入选光明日报出版社全国高校德育成果文库。作为支部书记,支部毕业生连续5年就业率为100%,并涌现出学生标兵、基层就业之星、创业先锋等典型。
立足专业特长,安老师坚持指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自2016年起,每周日早上义务开展数学建模培训,指导学生获得我校首个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提名奖,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1项。
药学院艾洪莲:锤炼自身本领,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从教11年来,艾洪莲老师扎根教学科研一线,争做“四有”好老师,倾心培养新时代民族医药事业接班人。
艾老师主要承担《药用植物学》《药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她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每年带学生前往民族地区进行药用植物学的野外实习,深受学生好评。她注重教学研究指导实践,主持教改项目3项,包括1项校级重点项目,围绕提高民族院校药用植物学教学质量发表教改论文3篇。
教书育人,艾老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努力做好学生的知心人和引路人。她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第一时间帮助同学解决困惑,多次获评“优秀班主任”“十佳班主任”,所带领的班级曾获评“省级优秀班集体”、校级“优秀班集体”、“先进团支部”等。她担任导师的本科生曾保送至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指导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5篇(含sci收录3篇);毕业论文获评我校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多个寒暑期社会实践学生团队,获评“国家级优秀团队”“校级优秀团队”等。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实验技能与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奖项多个。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获省级奖1项、校级奖1项。2018-2021年3次获评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老师”,2019年获评“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
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艾老师不忘锤炼自身本领,潜心科研,用科研成果推动教学。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5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sci 30余篇,作为主编出版专著2部,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2项。
体育学院张津铭:专注民族健身操,精心培养体育人才
2019年,在全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张津铭老师指导并带领我校学子参赛,荣获表演项目竞技类金奖和民族健身操三等奖,实现了学校在全国民运会上零金牌的突破。
作为湖北省民族健身操训练基地主教练,张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组建竞赛队伍,带领学生积极投入训练,充分发挥学生个人优势,在实训中精益求精。2014年至今,她带队参加各项国家级、省部级赛事,获全国冠军4个、省冠军28个。同时多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练员”和“优秀裁判员”称号。2020年,她带领民族健身操队全体队员荣获学校“校长特别奖学金”。
2019-2020年,张老师连续两年担任湖北省民族健身操推广培训导师,积极投入民族健身操的推广与普及中,大力推进民族健身操的蓬勃建设与发展,培养了大量各民族体育人才。
用内心的温度、工作的准度让每位同学都出彩,是张老师秉持的教育理念。身兼体育学院体育艺术教研室主任和健美操课程负责人,她倡导毕业作品形式多样化,至2019年,指导毕业设计(健美操独立创编作品)学生8人,获院领导和学生的高度肯定。此外,她指导2014-2016级专业学生读研人数达16人。在担任学生班主任和院团委副书记期间,她认真做好党建工作,积极发展优秀学生,成为15名学生的入党介绍人。
在执教过程中,守护学生身心健康是张老师工作的重中之重。不论是做教练还是任课教师,她总是时刻关注学生,尽力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努力做到用生命影响生命、用青春点燃青春。
音乐舞蹈学院孟祥宇:不断提升自我,用心用情以艺育人
作为我校音乐舞蹈学院舞蹈系教师,孟祥宇老师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抓住每一次机会提升专业能力,用心用情做好教学工作。
在比赛中夯实专业基础,在创作中提升专业实力,是孟老师一直坚持的事。他先后荣获山东省第五届高校音乐舞蹈专业师生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项、第五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三等奖等多项奖励。2017年,其作品《彩虹》代表湖北省文化厅和学校参加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舞蹈作品展演,2020年,他编创的景颇族舞蹈《滇西红云》入选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舞蹈作品创作“120”工程。
能力提升不能止步于比赛,文艺实践活动也是重要途径之一。孟老师先后参与了建国60周年和建国7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的排演工作,2017年,他随国家汉办出访巴基斯坦、尼泊尔进行孔子学院的交流访问,次年在国家艺术基金藏族民间舞蹈青年人才培养项目中担任助教。工作之余,孟老师还参加了湖北省舞蹈编创人才高级研修班提升自己。
作为教师,孟老师始终将育人育才视为第一要义。将艺术与思政课程相结合,是我校近年来一直探索的方向,作为授课团队中的一员,其授课方式深受同学们的欢迎。一次课堂上,他以自己的原创朝鲜族舞蹈作品《彩虹》作为引入点,希望同学们学习女排精神,战胜自我,追逐梦想。2020年,《傣族民间舞》入围湖北省文联专业院校、院团舞蹈教学展演,孟老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此外,他还录制了我校音乐舞蹈学院特色教材《湖北民间舞——莲湘》,受到好评。
资环学院陈绍华:以专业引领学生、服务社会,做生态环保使者
坚持立德树人,立足教学,潜心科研,在尽心尽力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陈绍华老师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生态环保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道路。
陈老师始终把教学工作视为第一要务,在课堂上倾注了热情与心血,其主讲的《环境工程原理》深受学生喜爱,学生评教多次在学院排名第一。课堂之外,他关注学生成长,积极主动帮扶学业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学生考研、就业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其科研成果同样突出,曾获批国家自科基金、省自科基金各1项。
将专业与实践相结合,陈老师倾心服务社会,取得了多方成效。他积极参加博士服务团下基层工作,获评湖北省第二批“博士服务团”工作先进个人。在恩施巴东县服务期间,他组织申报“巴东县水库轻漂项目”等7个项目并成功立项,获批经费5348.43万元;“十二五”期间,组织申报的巴东县第二批7个水污染防治项目顺利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积极为巴东县争取项目投资,其撰写的“关于巴东县山区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投资与平原地区对比分析专题报告”得到了省发改委领导的认可;针对高cod有机废水处理,提出的水解酸化——交叉流好氧生物技术处理方法得到应用,具有高效、低耗、节能的特点。同时,他还积极为当地培养相关人才,在巴东县“青年干部成长工程”培训中作了一系列生态环保方面的主题报告,广受好评;多次参与巴东县人才发展综合调研会,为巴东人才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此外,他还积极参加2019年学校传统村落调研活动,并参与撰写了湘西龙山县传统村落调研报告,为乡村振兴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科学研究发展院杨鸣明:乐平凡拒平庸,甘做科研管理服务的一颗“螺丝钉”
“永不抱怨,平凡不平庸”这是杨鸣明老师恪守的工作态度。入职近10年,他一直在科学研究发展院工作,始终用孺子牛般的精神践行着自己的工作信条,甘做科研管理服务的一颗“螺丝钉”。
坚持原则、顾全大局是杨老师的工作准则。他始终牢记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宗旨,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在管理中做好服务,严格把关相关材料,不留疑问、不留死角,认真对待每一份材料,把工作做在平时,把问题消灭于萌芽,全力以赴做好每一次工作。在2015年、2020年年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永不停歇、平凡不平庸是杨老师的工作信念。入校以来,杨老师经历了从社科项目管理、平台管理到成果管理、自科项目管理等多个工作岗位的转变。面对工作岗位的变化,他始终能够及时调整心态,投入到新的角色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无怨无悔地做好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对待每一个任务,全心全意为学校科研发展服务。除了完成基本工作任务之外,杨老师还承担了“学术民大”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工作。通过创建这一微信公众平台,面向校内外师生宣传学校的科研动态,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在疫情期间,该平台第一时间发布了我校老师的科普抗疫视频,在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的反响。
立足本职岗位,做好对外交流学习。杨老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外联络和学习。曾于2015年借调教育部社科司高等教育评价中心,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奖的评选工作,并获得教育部社科司的来函表彰。
电信学院向红:潜心思政教育,倾心服务学生成长
2016年入职我校的向红老师,目前担任电信学院团委书记和2018级辅导员。她在本职岗位上潜心付出,在服务学生中实现自我价值。
作为学院团委书记,向老师时刻不忘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多措并举凝聚广大青年团员。她以“抓牢团学骨干”“站稳团学阵地”“选树团员先锋”为工作思路,以青年大学习、“百生讲坛”等为抓手,以增强团员政治属性、做好理想信念教育为工作重点,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作为2018级本科生辅导员,向老师努力当好学生成长路上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为做好分类指引和重点学生的服务工作,她经常深入学生宿舍、班级,开展集中座谈和个别谈话,关心关爱学生成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背景让向老师在工作中有较大的优势。把握教育主线,聚焦时事热点,她围绕“初心不忘 使命勇担 我辈青年为锦绣盛世负重前行”的主题开展“形势与政策”专题研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香港局势”,该视频代表学校入选湖北省第十九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并荣获优秀奖。疫情期间,她带头在“云端”发声,积极传播正能量。通过学院微信公众号推出原创作品《我愿一直守护 直到你康复》,引导学生用三行情诗为武汉加油,得到一致好评。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更好地服务学生,向老师不断锤炼自身本领。自2016年以来,她多次在省、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取得二、三等奖的好成绩,2020年获学校青年教职工演讲比赛一等奖。
经济学院张娟:探索教改,深耕科研,勤勉务实服务学生
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研室主任,勤勉务实是张娟老师一以贯之的工作作风,她立足教学,深耕科研,精心指导学生成长。
张娟老师承担多门本科及研究生课程教学任务。她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改革,注重课堂设计和教学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和实验教学,教学效果优良,多次评教获优秀。同时,她积极申报各类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和教研项目,已完成多项校级教研项目,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一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建设。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积极投身防疫志愿工作的同时,还大胆摸索在线教学方法,保质保量地开展在线教学工作,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在指导本科学生论文时,张老师尽心尽责,连续6次荣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称号,并在2018-2020年连续荣获学校“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称号。多次指导学生参与“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实践活动,2020年11月被评为学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老师”。在关注学生学业的同时,张老师还关心同学们的心理健康及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和培养学生,让学生多方受益。
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张老师不断提升自己,在科研方面从未懈怠。其先后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民委项目及中央专项项目等均已顺利结项,其中国家社科项目鉴定结果为“良好”。此外,她还出版了一部学术专著,在多种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